就近幾年來說,大部份的,RFID圖書館,都是使用HF 13.56Mhz的頻段技術,但HF頻段確存在著難以克服的一些弱點,包括在技術上及實際應用面上。
  •  以HF RFID標籤的實際應用面來說:
一、方形標籤:因為本身HF高頻線圈式的標籤尺寸較大,當貼附於書本或多媒體品項上時不易隱藏,就算在原本的標籤上面再貼上另外一張貼紙,眼尖的讀者還是可以發現並撕掉,因此隱藏性不佳。
rfid hf tag
HF 13.56Mhz RFID方形標籤一般使用在書本上

 二、用於多媒體dvd、cd上的圓形標籤也因為dvd、cd上的染料層裏含有比例差異的金屬成份,容易遮蔽無線電波,進而導致reader(讀取器)讀取率較差,就算改貼目前較大張的cd、dvd標籤讀取狀況都不是很理想。
rfid cd,dvd circle tag
    HF 13.56Mhz RFID  圓形標籤一般使用在cd/dvd光碟片上
  • RFID感應防盜偵測門,實際應用面來看:
目前圖書館的rfid偵測門運作方式有二種:
 第一種是當RFID標籤經過RFID偵測門時,偵測門將RFID標籤中寫入的barcode圖書登錄號讀取出來跟「已借出書本」的資料庫比對,一旦發現有某本書(某張RFID標籤中的圖書登錄號)不存在「已借出書本」的資料庫中時,則立即觸發RFID偵測門的警報聲響及燈光指示並進一步將人員管制閘門鎖住,以利圖書館員檢查。以上的架構流程看似沒問題但依照我實際建置經驗發現HF頻段的RFID偵測門讀取率約莫50%~60%左右,也就是說,讀者拿十本書經過偵測門,大概只能讀取到5~6本書(5~6張標籤),而且這還不包括標籤跟偵測門之間讀取的方向性問題及資料量讀取傳輸的速度原因,如果把讀取方向性及資料傳輸速度算在其中,那讀取率大約只剩3到4成左右了。以上的狀況是使用5公分×5公分的標籤、一般的行走速度來測試的,如果使用的是dvd、cd的圓形標籤,那~偵測得到標籤要偷笑了。因此這種運作方式目前很少使用。
 第二種運作方式為EAS(商品防竊模式)的模式,也就是讀者借書時reader讀取器在讀取barcode圖書登錄號的同時將標籤中的一個位元(security bit)做0或1的變化(開啟或關閉),而後讀者將書本攜出經過RFID偵測門時,偵測門立即讀取標籤中的安全碼(security bit)的狀態為已借出(例如0)或未借出(例如1),如讀取到未借出的狀態,則立即觸發警報聲響、燈光指示及鎖住人員管制閘門(可裝或不裝)。此種運作方式較能有效的偵測到未借出的狀態,偵測率大約也只能到85%左右,這是使用5公分×5公分標籤測試狀況,如果使用的是dvd、cd的圓形標籤,恐怕只剩70%以下的讀取率了,因為圓形標籤較方形標籤小本來讀取率就較差,且cd上又含有金屬成份,所以……使用HF頻段的標籤,用於書籍及多媒體借還流通上還頗有效益,但防盜效果就無法盡如人意了。
  • RFID晶片寫入工作站(晶片轉換寫入工作站):
這部份應用穩定沒啥問題,目前的做法是將既有的館藏登錄號或新編的登錄號於編目時寫入RFID標籤並同時打開標籤的安全碼(Security bit)立即啟用防盜功能,另外一般圖書館都會將傳統的條碼登錄號留用,以便在RFID標籤損壞時可以讀取條碼登錄號以維持圖書的流通。
  • 館員工作站(RFID流通櫃台):
目前館員工作站的應用是穩定沒問題的,在整合圖書館自動化系統LMS的流通借還流程上都已經很成熟,說簡單點這部份的RFID讀取器只是舊有條碼讀取器(barcode scanner)的替代品罷了,不過它的好處就是可以批次讀取(一次同時讀取多本書)且讀取標籤的正確率相當高(排除標籤故障的狀況正確率可達99.9%以上),只要讀取的高度不超過讀取器讀取的高度(大約30公分內)每次放置5~6本書批次借還書是完全沒問題的,所以這部份的使用上是很具效益的。
  • RFID自助借/還書機狀況:
一般自助借/還書機都具有自助借書及還書的功能,看圖書館的需求來決定開放借書或還書功能並配合其既有的流通程序、空間位置配置及讀者的使用習慣而定。硬體的組成包括工業電腦主機、收據列印機、觸控式螢幕、HF讀取器(讀取館藏的標籤)、LF讀取器、條碼讀取器等,端看是否結合既有的讀取裝置或者圖書館的需求而定。這部份不管在讀取書本標籤的正確率及讀者的使用上是好用且容易上手的。
  • RFID圖書盤點功能:
依我實際以手持式盤點設備測試的結果,讀取的準確率還是蠻低的,讀取率大約在70%以下,影響讀取率不高的原因蠻多的,例如:標籤跟天線之間的讀取角度不佳(雖然有circular的天線但還是會有讀取不到標籤的狀況)、太薄的書放在書架上時導致標籤重疊(標籤互相重疊就形成遮蔽無法讀取)、太多的標籤放在同一書架上也易於產生干擾(noise)而讀取狀況不佳、書架的金屬材質干擾等。諸如此類的原因讓原本圖書館最需要的盤點功能無法發揮最大的效益。
  • RFID還書系統及24小時全自動圖書分類系統的部份:
有簡易式還書箱及整合式24小時自動還書分類系統二種作法。
簡易的還書箱可安裝嵌入建築物內或採獨立機台運作,適合用於還書量較少或有空間限制的圖書館。
整合式24小時自動還書分類系統:
通常需配合圖書館的建築設計及內部裝潢設計及需求客製化外觀、功能及分類數量(依中國圖書分類法),它結合機械設計、PLC自動控制、工業電腦、RFID讀取器、中介軟體等,其中要考量的因素頗多,例如:還書機及設備材質的選擇(太多金屬容易產生干擾,機身是否防鏽)、RFID讀取器及週邊裝置的位置配置(影響後續的維護及讀取的正確率)、還書口的大小(影響還書書本的大小)、人員安考量(還書口防夾裝置)、輸送機的皮帶材質(輸送書本時會不會滑)、輸送機的傳感器種類及安裝角度(影響感測書本的效果及輸送機的作動)、分類的作動方式(是否容易破壞書本或卡書)、還書集書車的設計(是否具感測器偵測滿書狀態或滿書時自動升降功能),這部份牽涉的層面較廣,需依實際建置案分析執行。
  • 目前建置的架構:
一般採Lan區域網路連線方式,運作方式分二種,其一為EAS安全碼運作架構,也就是在借還書時同時開啟或關閉EAS安全碼,這種架構對於RFID偵測門的防盜效果較佳。
其二為client-server架構,當借還書時將借還資訊儲存在一台伺服器上,這種方式優點在於書館自動化系統斷線時支援離線借/還書機制,不過採用此架構RFID偵測門的防盜效果較差。
  • 通訊方式:
目前RFID圖書館都是尊循SIP2的通訊協定,只要圖書館自動化系統提供標準化的SIP2通訊介面,即可正常做資訊交換,不過這部份連線需要付費給圖書館自動化系統廠商且費用不便宜,一般一個連線費(one connection)從免費到50萬元台幣都有。

以上是我在實際建置rfid圖書館所遇到的情形,或許不同廠牌的硬體設備及標籤存在著差異性,但上述的狀況是相去不遠的。

如果真的要使用HF頻段的圖書館RFID,有幾個建議:
  • 方形標籤貼附於書本內頁時,每本書貼附的位置需在同一側且上下貼附的位置需錯開,這樣是避免較薄的書放在一起時造成標籤的重疊或遮蔽,影響讀取的準確及正確性。
  • dvd、cd的部份需先把所有的dvd、cd片分成單片裝,套裝的dvd、cd,因為dvd、cd之間靠得太近,讀取器無法讀取到標籤。另外必需搭配dvd、cd防盜盒,將方形標籤或較大的圓形標籤貼附在防盜盒裏,然後寫入相同的barcode登錄號於防盜盒及dvd的標籤中,當讀者借閱dvd、cd時經館員完成借閱程序後在將防盜盒解鎖把dvd、cd交付給讀者。這樣的作法才能較有效達到防盜效果,不過還需搭配圖書館的實際流通規則做調整。 
  • RFID偵測門選擇使用EAS安全碼運作模式,這樣才能有效達到防盜效果。
  • 手持式盤點的部份,建議採桌上式讀取器結合Notebook、PDA及行動機台來取代,雖然不若手持式盤點設備來得輕巧方便,但正確率確來得高。盤點的作法是每次從書架上拿取一定數量的書本放於桌上式的讀取器來盤點,這樣較能夠掌握「確實已盤點到的書本、有問題的書本」及「目前盤點的確切位置、進度及數量」。
  • 晶片轉換寫入條碼登錄號時一併把EAS安全碼開啟,啟用防盜功能。
  • 自助借還書機建議配置工業電腦(穩定耐用、抗污、防塵、耐高溫),另外在讀取器的配置上,讀取天線需儘量跟其他外接裝置保持一段距離(降低干擾源因素),以達到較佳的讀取率。
  • 如果借還書的流量不是很大時,對外的還書機只需要結合1~2台集書車(書車滿時可更換)即可。
  • 分類系統建置時建議分類數量不用太多,依借還數量較多的那幾類書籍設置分類即可,分類數量太多易增加建置成本及後續維護的成本及複雜性。
 以上為我實際建置RFID圖書館的經驗與看法,與大家分享。